2017年11月15日星期三
2017年11月8日星期三
2017年11月7日星期二
2017年10月27日星期五
分贝人生-来一趟机会教育
看完电影后,跟友人说我头上冒出三条线,这个开发式的结尾,说真的,我不懂欣赏!(可能C9没有那种文化水平)
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是,这部电影就好像写作文,题目是«贫穷», 导演就不断呈现贫穷的论点,然后分数够了,就匆匆地结束。
1-导演想刻划贫穷的日子,贫富悬殊,地位差异,资源缺乏,一桩桩地事情发生,看似写实和真实的,如果要道出贫穷的悲歌,那怎么在桩桩件件事情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和付出代价时,却以一场雨就收尾了呢?避开了更现实更残忍更真实的悲歌?!
2-站在社会学角度,贫穷的社会环境固然会影响一个人的养成,可是主角会有那么的经历,并不完全是贫穷带来的,更多的是自我价值观的偏差影响的,如协助偷车等,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,如果说是贫穷带来的无奈,我觉得有点刻意,所以导演在一场雨就结束了,让我心中有股闷气,到底导演想带出的信息是什么?还是纯粹的炫贫?
3-换句话说,我可以理解贫穷带来的无奈,因为我真的穷过,对钱对人生的不安全感,解决问题能力低,求助范围狭窄,可是站在教育的角度,真的觉得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差,不能完全归纳进是因为贫穷的人生。
4-故事里还有一个社工,真的我在看戏时不知道她就是社工,不断地建议个案找议员协助,或许是嘲讽马来西亚的风气,虽然马来西亚没有完整地社工机制,不过这样的述说方式,同时也抹杀了本地各个慈善团体和政府机构的努力,很多政府机构人员是都准备协助的,可能面对的是语言不一样,这是很多慈善机构的义工可以补足的地方。机会教育时刻,如果真的面对生活状况,找个慈善团体来寻求帮助,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和人生的选择。
5-精神状态的妈妈,故事里没有明确地说明妈妈到底患上什么精神状况,故事情景里有描述了妈妈没有吃药和吃药的差别,对男人衣服的特殊眷恋,拿起剪刀然后被主角绑起来,再来喂妈妈吃药,由妹妹哄到逼着吃...我深知当精神状况的照顾者是一条艰辛的路,所以马来西亚有很多的慈善机构都在努力推广着精神健康工作,有<家连家精神健康>课程,让照顾者能了解精神病患的心理状态和喂药的技巧,甚至形成支持团体互相陪伴。如果照顾者需要工作,也有一些home,是可以让精神病患者暂时居住的。(希望大家不要只停留在同情的心情里,更重要的是想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?)
6-没有出生证明书的妹妹,故事里有交代说可能是被领养的,单方面认为只要做一个假的出生证明书就可以把妹妹的遗体带出来,因为贫穷拿不出钱所以被迫不断地找钱,延续分贝人生的情怀,所用的方法都是错误的,会衍生更多的问题。停一停,真的是这样吗?如果遇到一个没有出生证明书的孩子,我们应该怎么办?或许跟有关当局好好地述说自己难处,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。相信我,大多数在福利局的员工和妇女儿童的警察,真的是准备协助的。
当然,如果你是在富裕或小康家庭成长,从来没有体会贫穷的日子,这部戏可能为你打开了对贫穷人的生活好奇,可是记得也有贫穷孩子的生命力很坚毅的,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的,甚至因为更多的吃苦能力,成就他的一生。
2017年10月9日星期一
比较

2017年10月7日星期六
2017年10月3日星期二
喜家丽:儿童性教育2.0“小黄花青春日记”

雪隆站:儿童性教育2.0“小黄花青春日记”
讲员:莫淑卿 辅导师
马来西亚认证与注册辅导员
马大心理辅导系
台灣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咨商境外碩士在籍生
专题讲师
撰稿人
檀香爱心福利中心辅导义工
曾担任独中辅导主任及驻站辅导师
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,常受邀到各小学,
中学及大专等带领讲座,课程和工作坊等。
目前是一名孩子的妈妈,
因此,积极推广绘本与生命教育的结合。
曾接受本地媒体如:“爱FM”,"Ntv 7",“风采”,“中国报”,“星洲日报”,“南洋商报
课程内容:
课程1:
题目:小黄花VS 大变身
目标:
-引导学生认识及准备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的变化。
-加强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变化。
课程2:
题目:小黄花VS 小太阳
目标:了解男女生的不同, 及其社会角色与责任.
课程3:
题目:小黄花VS 大野狼
目标:懂得尊重及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,远离性伤害。
2017年10月2日星期一
2017年8月15日星期二
中国报_Like周刊<好悅讀>‧搞懂情緒好溝通
![]() |
破解孩子的情緒密碼.保羅豪伶格. 上誼文化實業 |
中国报_Like周刊<好悅讀>‧剪不斷的親子關係
![]() |
書名:媽媽和生命的意義
作者:歐文亞隆
出版:張老師文化
特約:莫淑卿
有多少人盲目地追求事業名利,只期待父母的一句肯定;又有多少人窮極一生,只為了逃
離父母無形的枷鎖,只為了保護自己的自由,就像歐文亞隆到了年老時,還會在午夜夢迴
時,詢問媽媽關于他的表現,可是歐文亞隆是極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……
在大學期間,看著朋友們為了父母期待,為了家族的榮譽,而埋頭苦讀,務必考好成績,務
必找份出人頭地的工作,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。那時的我,總認為父母的期待就像魔咒,
把孩子困了起來,過著他人想要的生活,而不是自己的。也有些朋友畢業后,就立刻回家鄉
找工作,擔起侍奉父母的責任,如果不如此,而選擇了離家離開父母,對方會被自己的內疚
感淹沒了。
當了媽媽后,時時刻刻地提醒自己,要有自己的生活,為自己而活,不要把孩子的成就,當
成是自己的成績單。我很擔心自己會跌入虎媽行列,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,把持著孩子的未
來而不自知。
我也告訴自己,當全職媽媽是我選擇的生活方式,不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全部,所以孩子
長大了,也不需要為我的犧牲而必須照顧我,我不想用情緒來綁架孩子,如果可以,我希望
孩子擁有自己的天空,任意翱翔。
可是,我知道我自己是從一個極端,跑向另一個極端而已。怎麼可能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是零
期待?怎麼可能孩子不會期許得到媽媽的讚許和肯定呢?媽媽和孩子,打從一開始,彼此之
間就好像有條看不見的紐帶,互相影響著彼此的生命意義,都是彼此的牽絆。
母親認同 孩子成就
在閱讀歐文亞隆的《媽媽及生命的意義》,每個故事都在輕輕地撩撥內心深處,引起陣陣地
漣漪,勾起媽媽和孩子彼此之間的連結和影響。最觸動我的部分,是歐文亞隆在夢中與媽媽
的對話,歐文亞隆提出,彼此需要有自己的目標和生活時,媽媽拿起歐文亞隆的書說:“這
不只是你的書,也是我的書。”簡單的一句話,帶出了媽媽對孩子成就的欣慰。
撫心自問,當我跟媽媽的關係轉好時,是當我的媽媽對我說:“我真的生錯,你可以當男生
了!”這句話解放了一個常年怨恨重男輕女的我,也解放一直很努力要得到媽媽肯定的我,
在我感受到媽媽的認同后,接下來才開始更有勇氣地做自己,選擇自己的人生路。
期許孩子不束縛彼此
無可否認,媽媽的認同和信任,是我早期追求成就的動力,我很慶幸自己在有生之年,可以
接受媽媽的認同和信任,讓我還有機會開始追求自己的生活。
有多少人盲目地追求事業名利,只期待父母的一句肯定;又有多少人窮極一生,只為了逃離
父母無形的枷鎖,只為了保護自己的自由,就像歐文亞隆到了年老時,還會在午夜夢迴時,
詢問媽媽關于他的表現,可是歐文亞隆是極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。
這本書融化了我內心堅持的一部分,身為媽媽的我,已允許對孩子有期許,孩子的成功也是
媽媽的成功,這是不容置疑的。只是我要相信和允許孩子不同的生命力,帶來不同的成功,
而我不管是在怎樣的成功點上,為他也為自己歡呼!
同時,這本書提醒我,媽媽和孩子永遠是彼此特別的人,彼此在彼此的生命意義裡是佔有一
席之地,但也是一部分而已,我們還有更大更寬的空間,去探究屬于自己的生命意義。
我相信不管是誰,死守著一個生命意義,只會帶來彼此的束縛感,久了也會疲累。我期許自
己和孩子可以在生命道路上,越走越寬敞。
|
2017年8月3日星期四
我们的插曲
他说,我总写儿子的点滴,那我们呢?
坦白说,当我们携手踏进婚姻,当我们两个凑然多了很多角色,我们在不同的角色总有不同的看法和期待,造成我们不断地争吵。
这几年,我们都一直消耗我们爱的存款,幸好爱的存款经得起耗,我们也挨到此刻,我等待着我们携手迎向春天的时刻。
某天,我们又吵架了,我在吵架中冒出了一句话:"你总是为了某些事情,然后放弃了我!",在那大哭起来,突然脑海里闪过很多画面,小时候因为自己坚强独立所以妈妈比较少管我,第一个男友因为自己坚强独立所以选择保护另一个女人....坚强独立的我在哭泣在自责,难道我的坚强独立有错吗?怎么又是因为我坚强独立又被家威放弃.....
家威坚持不是那样的,我相信可是太多情绪了,我只能跟着情绪淹没中....心里面不断地重复是我错吗?你们可以不要利用我的坚强独立,可以吗?
我只想有人来保护我,以我为主....
#####
后来,我还是选择一个人讲完课然后到一间cafe,等待家威来载我....
怎知,家威先到cafe要求店员送我一张卡片,店员还细心地在咖啡上画上他的头像...
看到不断被消耗的爱的存款,突然,存了一笔很多的爱进去,感觉是甜蜜的!
真好,被看重真好!尤其是他....
2017年7月28日星期五
我们之间的小约定
星期五,是我们两个之间约定的时光,就是带着他去广场玩playground,玩游乐设施,买他想吃的东西。
这个约定,从去年他去读书开始,一直到现在,宏毅爸不是那么明白为什么我总是坚持星期五一定要带去?不可以不带吗?或是儿子吵了才带去...
选择星期五,有几个原因:1-是上课日的结束,假期的序幕; 2-我很常星期六或日有活动; 3-不想打乱属于星期六或日的家庭日行程;4-广场的游乐场比较少人。
一路的坚持,有看到好的效果吗?我觉得是有的,比方说....
1-儿子对游乐场的诱惑力是有免疫力的,在外面看到时会吵着要玩,可是只要和他对话表示今天不是星期五,他就会明白了。
2-儿子在playground玩够了就会离开,玩够大约20-30分钟左右,取决于那天有没有其他小孩和他玩。在游乐设施玩两次,他自己选,偶尔他老妈会放水给他玩三次,只要和他说最后一次,他大多数都会离开。
3-平时,儿子吵着买东西,请他等到星期五,他基本都ok,当然也有失效的时刻,他老妈就要不厌其烦地和他对话。
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概念?可能是被游疗的special time影响的,说好和做到的约定,可以建立孩子对妈妈的信任和安全感,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习延宕满足自己的想要和管理自己的欲望.....
#######
从一开始陪伴在儿子身后玩游乐场的紧张妈,上星期被淡定爸抓出去外围坐着,淡定爸说了一句:"儿子现在可以自己玩了,放心,他跟你一样,不会被人家欺负的。" 这句话是称赞还是抱怨啊?!?!
今天,我坐在角落看着儿子自己可以独立的玩,独立的选择,独立的去参于其他小玩伴,独立的跌倒再站起来...其实也是让妈妈学习放手,学习相信,学习和妈妈自己的焦虑相处时光。
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
该淡定爸出场的时刻了
我是紧张妈,儿子从小到大,自己总步步跟在他的身后,担心这个担心那个,心里面总有把声音告诉自己:"自己的孩子自己顾." 不管怎样我都要时时刻刻的"看"着儿子...
直到我外出带课程,淡定爸需要自己一个人顾孩子,可是他总跟我说很容易的,我心里面特别纳闷了!再看到儿子跟着淡定爸,学习和探索的东西更创意了....
最最最敲醒我的,就是儿子进入泳池的时刻,我总是大呼小叫的要注意这注意那,全程拉着儿子,儿子似乎也看到妈妈的紧张,也特别配合妈妈的演出,只要我下水一起游泳,儿子都会跟我说怕怕这怕怕那,要我牵着他。
那天,看着他自己会踢水也会游向他要的方向时,突然间,自己感觉很欣慰...也谢谢自己拒绝一起跟他下水,逼淡定爸下去陪他, 儿子却因为少了紧张妈的介入,通过观察自己学习了....
看着谈定爸那份淡定和从容,我是学习不了的,不过,我感恩自己的"紧张",它让我在儿子还在照顾期是面面俱到(不好听就叫神经兮兮),只是儿子踏入学习和探索期了,是时候退位让贤,让淡定爸出场了!
#紧张妈淡定爸,是不是两性大不同啊?
#终于有少少明白专家说如果爸爸陪着玩的孩子比较创意了!
#终于也有少少明白专家说孩子3岁要让位给爸爸了!
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
家庭生命教育
“如果我是母亲了,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母亲呢?我会选择怎样的方式陪伴我孩子长大呢?” 这几个问题在我还没有当母亲前,每接触到不同孩子的生命故事时,总会问自己的问题,也让我不断地接触不同的母亲,聆听她们的教养方式,然后在内心深处不断地筛选和整合,总希望自己当母亲的那刻,我是做好准备的。
我印象深刻的是,有个小男孩,当时应该是6岁,跟着另一个同岁的女孩在写着功课,看得出小男孩还在挂念他的玩具,却也很努力的完成功课,当他写完的那刻,看着他开心的呼喊,这时,有几个大人一起围着看他们两个的功课,大人们开始批评小男孩写的字很丑,甚至拿小女孩的字和他做比较,到后来竟然是责怪小男孩贪玩而无心向学,小男孩的母亲在众大人的你一言我一语的情景下,拿起橡皮擦把小男孩的功课全檫了,要求小男孩重新写过,小男孩委屈地大哭起来,众大人们尽然还责骂小男孩小气和没用。
我还记得一个画面是,有个男孩非常生气地握紧拳头,仔细地留意,还可以看得出男孩的全身是颤抖着,大人们却还不断地指责男孩乱发脾气,“为什么你总是那么坏?”,“你再乱发脾气就不给你吃饭。”,“为什么总是那么没用?”,让我心疼的是有个大人竟然说:“这个男孩有问题,以后长大一定会中精神病的!”,只看到这男孩在这情景底下,拳头越握越紧,情绪也越来越激动。
到底我们要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?十项全能?听话?乖巧?懂事?健康?快乐?我们来玩个小活动,拿出笔和纸,深呼吸后安顿身心,然后,请列出你对孩子未来的5个期待。如果你已经写好了,问问自己这5个期待里,你比较注重孩子的“功能”还是“人”呢?例如:十项全能是孩子的功能,听话和懂事也是孩子功能,而健康和快乐是孩子的人。在这个功能性的社会里,從小学直到大学教育都是注重孩子的功能性,因为功能性可以被评估而人性的部分是不能被评估的,我们的孩子一旦踏入幼儿园就要开始被评估了,那身为父母的我们,想要给孩子怎样的家庭教育呢?
是否有这个可能性,家庭教育里除了辅助孩子可以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要求,我们也可以跨越孩子的功能性而看到孩子全人发展的部分呢?确确实实地看到孩子是一个人,拥有感受、想法、期待和渴望的全人,可以让孩子以自己的生命力来谱写自己的生命故事呢?换句话说,有没有这个可能性,有一种家庭教育是注重孩子的生命而不是功能性?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珍惜、把握和经营自己的生命,相信孩子的生命是可以发光发亮的。
文/ 莫淑卿(法鼓山家庭生命教育系列讲座讲师)
👨👩👧👦👨👩👧👦👨👩👧👦👨👩👧👦👨👩👧👦👨👩👧👦👨👩👧👦👨👩👧👦👨👩👧👦👨👩👧👦
您是否听过“家庭生命教育”?😮
您知道最好的教育就是“放下教养”吗?😯
无论是不是父母、即将成为父母、已经为人父母的您,只要“对生命教育有兴趣者”皆欢迎参加——🌟2017年家庭生命教育系列讲座!🌟
➡家庭生命教育系列讲座
➡主题:《放下教养,就是最好的教育》
➡日期:20/08(日),17/09(日),24/09(日),19/11(日)
➡讲师:莫淑卿菩萨
✅线上报名:http://bit.ly/2rgXTdY
2017年7月17日星期一
一个妈妈看着英雄养成
看蜘蛛侠,就让我影响深刻的一句话,就是"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"。自己也常拿来跟青少年分享,还有一句是"权力是拿来建设社会,不是拿来破坏社会的。",我衷心希望每个和我接触的青少年可以拥有各自的成就,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发光发亮的!
今天,宏毅爸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去看超级英雄的电影-蜘蛛侠,说真的看了那么多部超级英雄,看着那么多个超级英雄的诞生,而这次是我第一次以妈妈的眼光看这部电影,可能是因为这部电影是以青少年为背景,也有可能是我老了。
看着蜘蛛侠被墙压在地上,不知所措的呼叫救命,发现没人可以救他后的哭喊,从慌张失措到渐渐地失望时,记起Iron Man说的一番话,然后用尽力气让自己站起来。
我的思绪定格在那一幕,心里面突然浮现的话语是如果我是蜘蛛侠的妈妈,我看着我儿子在这个生活暴击里,虽然我知道这经历后他就是超级英雄,可是我愿意吗?我忍心吗?我有足够的心力吗?
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;
责任越大,成就越大!
我相信大多数的妈妈都希望孩子都可以成龙成凤,孩子可以拥有光宗耀祖的成就吧!?我们希望孩子一生平顺,却也希望孩子有成就,可是如果这两句话在往后推...
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;
责任越大,成就越大;
成就越大,冒险越大;
冒险越大,暴击越大;
暴击越大,挫折越大;
挫折越大,伤害越大!
想到这,我开始恐惧和担心,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宁愿儿子什么都不是,就像安娣美跟彼得说遇到事情要逃那样,相信妈妈们都会心一笑,我们真的不忍心看到心爱的人受伤,我们希望的是竭尽所能保护孩子周全,我们可能长出控制的羽翼,就是希望孩子在我的羽翼下长大,甚至不允许他离开。
可是,我真的希望孩子的一生就这样吗?抚心自问,这个当然不是我要的,回到理智点,我只是拿自己和孩子的生命败给了恐惧。我希望孩子拥有自己的生命,我也愿意相信生命中冥冥中自有安排,就算是生活暴击也是有原因的。那我愿意相信孩子是有生命力去面对生命的一切,就好像蜘蛛侠是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(还好编辑是这样设计的,不然一定被我骂死),不是靠高科技的战衣站起来的!经历了一切,你就是你自己了!
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;
责任越大,成就越大;
成就越大,冒险越大;
冒险越大,暴击越大;
暴击越大,挫折越大;
挫折越大,伤害越大;
伤害越大,生命力越强大!
我开始在猜想,我到底有没有那种智慧,当孩子为了肯定自己时冲动鲁莽,我是允许的;
当孩子开始有东西不想告诉我时,我是不过问的; 当孩子遇到生活暴击和挫折时,我是不插手的;当孩子失望难受时,我只是提供一个拥抱。
2017年7月13日星期四
我的前世情人
事件一
那天驾长途回家,小宏毅坐在我的旁边,突然听到他说:"妈咪,牵手!", 就这样拉着我的手陪着我驾车。
事件二
车程来回三小时多外加三场讲座,回到家已经累到,只跟小宏毅抱抱和跟妈妈说声,就倒在床上睡觉了,这时小宏毅跑来静静地躺在我的旁边,然后又跑出去玩一下,又跑进来躺在我的身边,陪着我睡觉。
事件三
一家人围着吃饭,由于我负责照顾儿子吃,宏毅爸便舀菜放在我的盘,这时,小宏毅站了起来,也跟着舀菜放在我的盘里。
事件四
小宏毅看到我生气或伤心时,都会走来说:"妈咪,疼疼。"
有次,我很生气的时候,突然间,儿子跟我说:"its ok, 妈咪。"
事件五
昨天,宏毅爸带着小宏毅下去楼下玩游乐场,儿子看到妈妈没有跟,离开家后又到回来,连续两次...
第一次,
"Ee,你想妈咪陪啊?可是妈咪要做工煮饭,我在家等你啊!" 儿子摇摇头,然后又走开了,不久儿子又走回来....
第二次,
"Ee, 你怕妈咪sadsad,你没有带妈咪下去玩啊?" 儿子点点头...
"妈咪没有sadsad,妈咪会很happy你自己一个人跟daddy下去玩哦…" 儿子偷笑了一下,就往电梯方向跑去了。
#####
最近的小宏毅,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,却是他越大,偶尔的小动作都传递着对父母的爱,就那么轻轻地,却可以幸福很久.....
2017年7月11日星期二
RAWANG区_父母成长座谈会
🎉 *马佛青佛化家庭教育系列:雪隆站*🎉
_给孩子一桶水,他们能把它变成大海;_
_给孩子一片草地,他们呢会变成一匹骏马在草地奔驰;_
_给孩子一支浆,他们会划出大西洋;_
_给孩子陪伴的时光,他们会给你满满的爱。_
🗣父母成长座谈会🗣
*主题:*【想做孩子的朋友,先听懂孩子的声音】
*日期:* 2017年8月12日(星期六)
*时间:* 晚上8时至10时
*地点:* Kaleido Care Centre Plt
*地址:* 27-1, Jalan Bandar Rawang 16, Bandar Baru Rawang,48000 Rawang
🌟 *活动入场免费*⭐
*讲师: 莫淑卿
*讲师简介:
•马来西亚注册辅导员
•毕业于马大心理辅导系
•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咨商境外硕士在籍生
•喜家丽学习林创办人之一
•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,常受邀到各小学,中学及大专等带领讲座,课程和工作坊等。
•目前是一名孩子的妈妈,因此,积极推广绘本与生命教育的结合。
•曾接受本地媒体如:“爱FM”,"Ntv 7",“风采”,“中国报”,“星洲日报”,“南洋商报” 等接受访问有关身心灵及实事等课题。
*联系人:*
黄志华 012-373 2844
罗麦权 012-918 3503
叶志文 017-677 6106
*_马佛青与您共设大马佛教_*
记小宏毅一个like
我深知自己在走着跟传统打骂教育不一样的教养道路,我重视与孩子对话,孩子的情绪状况,协助孩子厘清情绪和允许情绪的出现..
当妈妈的路上,我也期许自己有足够的耐心与孩子对话,虽然好几次妈妈情绪压抑到暴走了,可是过后看到儿子还是那样地陪伴着妈妈,心里特别感动!最包容妈妈的人都是孩子。
话说有一次我们回宏毅爸的家乡,那天下午小宏毅跟着表哥表姐玩吹泡泡,一开始小宏毅是想一个人一直拿着吹泡泡的棒子,不愿意轮流玩,甚至在那发脾气和出现抢的行为,宏毅爸看着我想我打眼神询问怎么办?
我蹲了下来,跟着儿子说...
"Ee,你在生气啊?"儿子点点头,
"妈妈知道你想自己一个人玩..."儿子又点点头,
"可是现在有三个孩子,所以我们要轮流玩哦…"儿子安静着。
后来,轮到他时,他尽然把棒子往地下丢,宏毅爸对着看了一眼询问着我他怎么这样?
我又蹲下来,摸摸儿子的头,然后说
"Ee生气dady妈咪不给你一个人玩而已啊?"儿子扁嘴了,
"妈妈知道平时的你只有一个人,所以你要一个人怎样玩都可以,可是现在有三个孩子了,你要学习轮流啊!"
"我不要~"儿子大声喊。
我把儿子抱起来,说:"its ok, 妈妈知道Ee再学...学轮流。"
儿子在我怀抱中,和表哥表姐轮流了两次,虽然他还是不那么的满意,也展示他的不满,然后他表示他要下来自己玩。
我把他放下来,看着他追着泡泡跑,心里有个角悄悄地放心下来...
"Ee turn!" 突然听到儿子这么地说...
"Ee,太棒了!妈妈相信你可以学习轮流的。" 我跟宏毅爸尽然很开心起来....
######
记录这个情景起来,就好像是一个强心针,告诉自己我的教养方式是可行的,最起码我和儿子曾经拥有小小的成功例子。
也感恩当时的大人们,尤其是宏毅爸,没有再一开始就大声的骂出来或制止,让我和儿子有那个对话的空间....
妈妈要实行自己的教养方式,最大挑战就是四周围的大人,期许妈妈们我们可以一起坚持下去。
2017年6月20日星期二
接纳,是对孩子更有效的管教
两岁半的儿子不爱喝水也挑食,加上最近有几声咳嗽,一直都不能好起来,宏毅爸就说因为他不喝水所以才不会好起来...
就这样,儿子与我们每次说到喝水就形成拉锯战,我们出尽法宝,软硬兼施,诱利威逼的,就是要儿子喝水,而儿子用尽一切,哭喊尖叫的就是不要喝。
当有一群大人在时,"儿子不喝水"就变成很大件事,一群人一直谈论儿子不喝水或研究不同地方法,时不时的询问儿子要不要喝水,不管儿子是否玩到一半,或者来找你就是要跟你玩,都是不停地要儿子喝水!如果儿子坚持不喝水,就会补上几句"儿子很坏","儿子坏蛋","儿子没用"....(我真心地明白大家都是出自于关心,包括我自己,可是这样不停地围绕着状况/问题在纠结,对孩子真的有帮助吗?内心是不断地问自己....)
当我发现儿子的行为状况越来越多,儿子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,内心有个声音提醒着我,当我们聚焦在孩子的问题上,孩子真的越变越像问题孩子。大小事情都来吵一吵,闹一闹,我们每天几乎都有争执,我们的情绪也紧绷着,甚至有股想打他的冲动也涌上来!
看着儿子的委屈模样,播放回儿子小时候的点点滴滴,心里头复杂万分,回到内心深处,一边担心儿子的健康,一边自责自己做不好,一边又担心别人的话语,这个妈妈里外不是人,越担心对待儿子的方式越控制越高压。
告诉自己,这个方法要停一停,问一问自己:
"这个问题是时间上的问题吗?",
如果是,就等时间来处理,不要太紧张!
"我能不能接受儿子总有个部分是要人比较费神的?"
是的,我需要学习接受
"儿子难道没有好的地方吗?"
有有有....
"我是否该把对儿子注意力放回好的地方?"
绝对是!!
所以,也跟宏毅爸商量,避免情况继续恶劣下去,我们学习把注意力放回儿子可爱的地方,降低对他吃喝的对抗,也希望我们两个在面对大人们的关心时,悄悄地请大人们把注意力放在好的地方。
"接纳,是对孩子更有效地管教。", (这句话是在一本书«接纳孩子,接纳不完美的自己»看到的,特别有感触!)真的,儿子这两天的情绪比较稳定了,偶尔,自己也会拿水来喝,虽然不多,可是我很用力让自己去看到儿子的进步!
妈妈们,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问题烦恼着,试试看把注意力转移,生命里运用加法(增强行为)永远比减法(禁止行为)来得容易。
2017年6月14日星期三
小宏毅的陪睡团
儿子现在玩的东西都是互动性的,
从开始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家家酒,
到现在开始赋予玩具角色和互动,边玩边说故事的,虽然妈妈还不完全听懂小宏毅说什么.....
大哭时,会要transformers疼疼他,
坐车时,要"抱抱"也一起坐在旁边,
睡觉时,也会带他的陪睡团一起进房间然后摆好,只是妈妈纳闷的是车车真的是这样睡觉的啊?!...
妈妈爸爸喊他做某样东西,
效力还差过和他说transformers要他做的...
例如:
Transformers要毅毅喝水,
Transformers要毅毅带他们去学校,
Transformers要毅毅吃饭....
小宏毅,开始踏入不同的阶段了,他已经不是baby了!这句话,他老妈不知要说多少遍.....几乎每天都有OS一番!
2017年6月1日星期四
被否定
你曾经有过被否定的感觉吗?
被否定后,你是怀疑自己不够好?还是觉得对方不好?或是会去分析整理来看看是自己或是对方的状况?还是一笑置之不理?
我记得,当我大学毕业,我第一次以辅导师身份接面谈个案时,怀着紧张焦虑的心情,心脏扑通扑通地跳,强制镇定地和对方谈了一小时多,我永远忘不了,对方最后一句的回应,竟然是"我知道你很努力再帮我,可是你看起来太年轻了!我可不可以换个辅导员。"
内心充满着无奈的出了面谈室,躲进厕所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留下来,心里面浮现不同不同的声音,"你可以说我能力不好那我知道我可以往那个方向努力。","你可以说我哪里做错那我可以再补救。"
可是,你说样子和年龄,是我最最最最不能掌控的事情。
再后来,我到处给讲座时,主办当局第一句话:"这个是讲师吗?好年轻哦…", 或者是 "你还年轻有些东西是你不清楚的。" 还有一种是:"你还没有到那个阶段,等你到了你就懂。"
甚至有次在大型地培训课程,有个学员站起来直接的挑战我,以我的年龄有什么资格来带培训!有个学员还在回馈表写着讲师太年轻,建议改次邀请资深讲师。
前阵子,有个朋友打电话来邀请我去带领培训课程,后来表达担心我的年龄太小,没有面对过讲课的各种状况。我尽然很平稳地回应对方说:"如果是这样,那没关系,下次有机会再合作。"
我给自己很多很多个LIKES,我没有急于用我过去经验和成就或是表达我的能力来说服对方,接触内在的我,感受自己多了一点点的底气。
更重要的是,我知道我此刻的位子,只有在懂我的人才存在; 在不懂我的人,我其实只是个路人甲,所以被不懂我的人否定了也没关系...只是提醒了我,要特别特别地感恩,信任我的人甚至愿意给我机会的人!
2017年5月24日星期三
奔跑吧,小宏毅!
看到照片中的这个画面,突然思绪跌入第一次和家威一起看屋子的情形....
我们在某个网站寻找到这间要出售的房产,家威就说来看看,我们从大门口走进去,看到有广阔地地方,有一群孩子在追闹和嬉戏.
家威就说:"改次,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在这里跑上跑下,不用一直关在家!"
就想,把这个涌进心头的幸福感觉,记录起来,让若干年后,长大的小宏毅知道,他爸爸在买屋子时,我们的计划一早就有考虑他,虽然那时我们都还没有结婚。
很幸运的我们,遇到了负责任的他。
2017年5月23日星期二
Appointment
选择自由业,选择当妈妈,
时间开始由自己安排和决定...
一开始只是排工作,看着自己空空地行程表,以为自己很得空,可是,一直感觉自己不够时间,好像没有停下来过....
直到开始有人对我说,"如果你忙就....","我知道你在忙..."或是"如果你最近比较得空的话...",我开始纳闷了,行程表上显示我的工作其实不多啊?!到底我把时间浪费在哪里了?
后来,遇到一个妈妈说,Appointment不应该只是给予工作而已,它代表着你的时间安排,你任何一个"生命角色"所占据的时光。
例如:
带孩子去复诊,
带孩子上下学,
陪孩子玩,
自己看书的时间,
自己发呆的时间,
备课时间,
写稿时间,
做家务的时间,
做饭的时间....
都是你不同生命角色的Appointment! 嗯…这样看来我真的很忙又很充实,才发现生命中不是只有"专业角色"的appointment才是有价值的,其他角色的appointment也是同等重要,都是建构此刻的"我"!
我承认我很忙,不过,不是工作忙,是我的生命很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