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5日星期六

中国报_Like周刊<好悅讀> 人際關係 不留疤痕

特約:莫淑卿

 孩子第一個學習人際關係的榜樣,就是夫妻關係,偏偏這種關係摻雜了爭執、期待、控制、害怕失去等情結……
記得有個小學生很傷心地表示,自己很沒用,進一步瞭解后,才知道原來是同學排斥他;另一個小孩一直都不願意去學校上課,父母帶著他尋訪了很多心理治療,還是無法說服他去學校,后來小孩才透露,學校有同學嘲笑他;再來一位小學生表示,活著沒有意思,因為他的好朋友要和他斷絕關係。

 思緒跌入小時候的我,一群小孩子在傍晚聚集某地,然后一起討論玩什麼游戲,有時候會玩兵捉賊,有時會比賽打羽球,有時候玩彈彈珠,也有時候玩獨腳抓人。當然,在玩的過程中,偶爾會爭吵,不服輸、嘲笑等狀況,也會鬧得不歡而散,可是隔天又會重聚一起。
 那時候玩伴之間的嘲笑、排斥,好像很正常,我們還會在不滿對方時,跟對方絕交,配搭手勢和口號:“di duo qiang,我不要跟你好了!”在當時,好像是常上演的戲碼。不知是否因為小時候的玩樂過程,讓我們累積了面對人際關係的能力,雖然我們依然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傷心,可是傷心的深度和長度卻不一樣了。
 現今的孩子,因為大環境的影響,很長時間是呆在小小的空間裡,鮮少接觸其他小孩,少了兒時自由自在的玩伴,少了爭吵,少了嘲笑,大多數孩子常是一個人看電視,一個人玩科技游戲來打發時間。當他們進入校園,有了朋友后,反而把朋友的地位放得很重要,當人際關係發生狀況,就好像世界末日來臨似的,悲傷不已。
 人際關係會是未來最挑戰的生命課題嗎?
夫妻關係影響孩子
 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在《被討厭的勇氣》裡提到,人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于人際關係,可見人際關係佔據了人生多麼重要的角色,但卻是常被忽略的部分。
 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是以自我啟發之父——阿爾費雷德阿德勒的“個體心理學”為藍本,以一個憤世嫉俗的年輕人和哲學家的對話來撰寫。哲學家主張“世界無比單純,人人都能幸福”,年輕人卻以他活著那麼痛苦為由,決心前來推翻哲學家的謬論。
 在年輕人和哲學家的一問一答中,探討著人的煩惱源自于人際關係,哲學家通過不同的課題,挑明人的煩惱,如人的自卑情結源自與人比較,與人權力鬥爭,被他人肯定的需要等,都源自人與人互動中產生的火花。
 我內心常覺得很可惜,我們常捲入漩渦而不自知,當成為父母后,也用著同樣的方式,把孩子拉進人際關係的複雜漩渦裡,忘了孩子面對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就是親子關係。孩子第一個學習人際關係的榜樣,就是夫妻關係,偏偏這種關係摻雜了爭執、期待、控制、害怕失去等情結。
 在《被討厭的勇氣》裡,哲學家也一步步帶領年輕人,從人際關係裡,慢慢地分割出來,讓自己活得自由自在。裡頭有句話說,當我們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時,我們才會活得更自在;當我們不再依靠他人的肯定和標準過活時,當我們懂得分割別人和自己的成就而不比較,當我們學會不需要滿足或背負他人的期待,或者不要求他人滿足或背負我的期待時,我們才真正的為自己而活。
 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是一本腦力衝擊,重建我對人際關係觀點的書,衝擊后,讓我更清楚該如何在夫妻和親子關係中,建立健康關係的概念,送給孩子最好的人際關係禮物,就是有個好的夫妻關係。
 所謂的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。有人討厭你,正是你行使自由、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。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。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“世界無比單純,人人都能幸福”,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。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,哪裡單純了?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,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?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。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