显示标签为“辅导路上的里程碑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辅导路上的里程碑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17年5月9日星期二

爱FM法情泪台



第一次上这个节目时,纯粹就是雪妮不舒服,我去当代班嘉宾。因为临时也没有太多的准备,内心也很紧张。

后来知道这个是清谈talk show节目,我和另一个律师嘉宾要持不同方进行辩论,目的是提供听众在同个话题里呈现不同的角度。

心里面嘀咕了千百回,我应该是上去挨骂的....另一个自我怀疑和担心的声音是:"我会说错话吗?";"等下我会被网络围攻吗?"

可是,当话题进行讨论和辩论时,一切却是那么的自在和痛快!身为主持人的淑霖,也很有方向的带领和引发大家热议这个话题!


这是第二次上法情泪台

这个节目让我想起了中国的网络节目«奇葩说»(我是奇葩迷,非常欣赏奇葩们的辩论,然后自己不断地被说服,再然后立场变来变去的过程), 我们就是要辩论,就是要挑起对方不足的地方来攻,就是要大家可以有独立的思考来思索不同的可能性和角度,我觉得好玩和有趣!

看着大家的热烈地留言和回应,代表大家都有参与感和思考,我们都感觉真好!可以引发大家的思维和讨论的空间。

有别于访谈节目的问与答,这是引领大家共建引发思考的空间,甚至增加思维角度和深度的节目,清谈节目,在马来西亚很新鲜,让极端地角度碰撞出不同的火花!是否也代表我们的文明和思维自由也迈向前进一步了!

谢谢东方日报的整理报道:
我有辦法:體罰合法合理嗎? http://www.orientaldaily.com.my//s/195514#.WQ-tLnH_mug.whatsapp


#期待马来西亚也出现类似«奇葩说»的内容节目,根据马来西亚发生的实事课题来辩论!
#说小插曲,有个听众留言说:"淑卿啊...我不懂你几岁....bla...bla...bla....", 哈哈,一把年纪还被人质疑年龄,应该是值得开心的事!


2017年5月2日星期二

NTV 7活力加油站: 谈如何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

内容重点:
1-沟通能力是现今和未来就需要的能力之一了。
2-0-3岁是幼儿吸收词汇的关键期,父母要和孩子多说。
3-妈妈只要跟着政府医院的复诊时间,如果护士发现孩子有语言障碍,将会转介去儿科医生做诊断。
4-所以父母要营造可以刺激孩子语言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。


也分享了几个小活动:
1-小玩偶剧场
2-情绪娃娃
3-情境教室


情境教室是新马的同行发行的,引导孩子说出情绪,更有效地协助孩子管理情绪,塑造健康的情商性格。(更多详情,可以到马来西亚撒提尔全人发展中心询问。)


Watching Living Delight (2017) on @tontonMY #tontonMacamVIP check it!  http://www.tonton.com.my/tvShow?titleId=585cd66befe97446a98b46d9


2017年4月11日星期二

助人历程: 苦,集,灭,道



想起以前在某一天,在佛前发的愿:如果未来经济稳定,我要从事和推广佛教和辅导事业。

当一群前辈们打算推广和整理佛法辅导时,当知道自己有机会可以参与他们时,内心充满感恩和激动,是一个多么珍贵的学习机会。




你"苦"吗?
什么原因导致你"苦"?
你对"苦"做了什么决定?
你怎样处理你的"苦"?

从开始谈自己的"苦",如何反应自己的"苦"到归类佛法八苦,
从了解什么原因束缚自己到谈佛法里的贪嗔痴,无明,爱染到我执,
从理解灭苦到相信每个人都有爱,自由和力量(三特胜),
从各种辅导学派谈到佛法谈的八种正确地生活方式(八正道),

从"苦",谈到助人历程的探索阶段
从"集",谈到助人历程的洞察阶段
从"灭",谈到助人历程的目标阶段
从"道",谈到助人历程的行动阶段

欣赏自己的整合能力,也感恩秀凤姐的支持和帮忙,让我有机会和信心完成这堂课,在辅导的道路上,她一直是我最大的支援!能遇见她真好!

这堂课,也是我这几年里最挑战的。挑战成功,只想在这里留个脚印。


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

22/3爱FM爱生活_谈妈妈如何影响婴儿的安全感



内容重点:

1-传统华人社会,都是用着“恐惧”和“无助”来养育孩子,务必让孩子听话,达到方便照顾的目标。
2-根据调查报告,持续和创伤性的无助和恐惧,会照成婴儿的脑部发育出现变化,甚至丧失孩子的信任感,可能会出现反社会的偏差行为。
3-母婴需要建立的是安全依恋关系,母亲以温暖,有益和稳定性的回应婴儿,有助婴儿的情绪调节。
4-认真看到分离焦虑,甚至多作几个步骤让孩子稳住母婴彼此的安全感。

2017年3月19日星期日

普门杂志_极间生活:想要和需要


第一次,在«普门杂志»出现,
那时,家威还笑我的文笔能登上这本充满文学气质的杂志吗?

跟编辑讨论时,发现对文字有要求的人,
真的很用心,不断地修改,就是为了达到符合主题,观众看得明白。

随后,编辑也给了很多建议,这是我第一次有人给我写稿的建议,我心里面充满感动,总觉得自己的文笔有很大的进步空间!

好啦!祝福我自己,可以开拓新的领域,学习不同的东西。


2017年3月16日星期四

15/3爱FM爱生活_谈孕期妈妈的情绪与胎教


孕妈妈的经历才是最佳的胎教!



我的孕期功课是学习住在"希望岛屿",学习相信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力。



 

孕期对我来说,是我带着孩子看世界,与其说孕妈妈不能情绪太波动,不如让孩子懂得如何调试.... 胎教是育儿的开始,不是起跑点,过程会因着孩子的不同而做出调整和补足,每个孩子是独特的,育儿方式也是独特的。

2017年2月24日星期五

NTV 7 活力加油站: 谈谁带孩子最好?

谢谢制作组的信任,再次让我踏入录影棚,这次主要谈的是谁带孩子最好?让我回想起准备怀孕那刻,为自己规划和找资料的时候,最后决定是把自己的工作步伐放慢,转为自由业,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。


从培训当辅导员开始,收受到两个学长的影响,都一直用萨提尔冰山来学习,它已经成为我的眼光,植入我的思维,甚至是我的其中一个态度。

我可以在电视节目分享萨提尔冰山,真心希望让这个简单又深入的工具,可以帮到更多的父母和长辈们。


制作组要求想个小游戏是可以让三代一同玩的,考量到年龄层的关系,所以想到这个萨提尔冰山卡。

针对情境,大家选出自己的卡片,然后分享。谢谢丽婷和欣怡的角色扮演和分享,让整个游戏看起来丰富又有意思。


如果想要重温,可以到tonton重看。
Watching Living Delight (2017) on @tontonMY #tontonMacamVIP check it!  http://www.tonton.com.my/tvShow?titleId=585cd66befe97446a98b46d9



说故事的 淑卿

2017年1月22日星期日

NTV 7 活力加油站 -谈如何养成孩子自动自发的好习惯

19/1/2017年,第一次踏入NTV 7的录影棚,以心理辅导师的身份,担任嘉宾,谈如何养成孩子自动自发的好习惯。

心里面很感恩,自己有那样的机遇,可以尝试的录影,一个很美好的经验。后来,才知道是熊妈妈介绍我的,谢谢熊妈妈的信任!辅导路上有你们这些前辈,真的很好!


某人说我,紧张时会拨头发,又担心入镜头时出洋相,一直在镜头外打眼神提醒我。哈哈....


制作组要求想个小游戏,由于一直都是带大组活动为主,一直思考什么的活动可以亲子一起玩又可以促进彼此的沟通的,于是,想到这个爬山模式。

某人嫌我的难看,自己帮我弄了一个,幸好有某人,让我的活动生动不少!


结束前,导播一直在打手势,提醒我们要加快,可是第一次录影的我,不知道什么一回事,幸好有两个专业的主持人在带领着。

心里面很佩服各个专业,要多少人才可以促使一个节目的诞生,感恩。


最后,要重温可以登入Watching Living Delight (2017) on http://www.tonton.com.my/tvShow?titleId=585cd66befe97446a98b46d9 ,然后点击19/1就可以了!



说故事的 淑卿

2016年12月25日星期日

做回"莫淑卿"

有一天,我在上课时,内心有股不是那么舒服的感觉,越上就越累,越提不起劲来。

甚至到了后期,老师说她和理事讨论后有4个人选,来带领一个指定的课程,不过,谁有兴趣也可以报名,那时刻,内心涌起一股情绪,接触到自己的课题是不喜欢拿来被评估和这样暧昧的说法。

去拥抱老师的那刻,眼泪在眼眶打转,内心直接判断自己是认为自己不够好,是想要得到赞赏的,自己习惯性的逃跑了,不过,有个声音一直提醒我要找小张谈和聊。

隔天,回到辅硕班的,用着fb和小张聊的时候,看着小张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时,看着他的回复,心里面慢慢地刻画出自己想要的画面,是的,我不想一直以某人来当榜样,用她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做或实践的够吗?我想过"莫淑卿"的模样....

这时候,林老师说了一句话:"我们是自己的主体,是我们驾驭理论,而不是理论驾驭我。"叮~是的,我要当我自己,我要活出的是"莫淑卿"本人....内心是充满着感动,和老师分享时,竟然留下眼泪,喜悦地眼泪,我终于明白,前天的眼泪不是因为我认为我不够好,而是要跟这样地学习方式道别了,心里有点不舍!

又在同一刻,林老师也介绍了荣格说的共时性的巧合,让我相信冥冥中自有注定。

在我还在犹豫不决要踏出前方的路时,突然又多了一个饭局,和以量的相处,看着他说着他的故事,他面对的林林总总,就触动的是他的鼓励,要我们继续往前走,做自己就好!

共时性的巧合,我愿意相信是我的生命礼物来告诉我,我是时候当"莫淑卿",开拓"莫淑卿"的生命,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人生。



说故事的 淑卿

2016年10月6日星期四

爱FM,爱生活

记得怀孕时,上了吉安的节目谈青少年,
随着生命的脚步不一样,多了个生命的角色,"妈妈",让我学习更广更完整...

"妈妈"不易当,主要是从"丰富"的人生回到"平凡",从"追求"的人生回到"放下",过程中经历的挣扎,相信妈妈们都应该明白的。

第一次,用"妈妈"的身份上爱FM谈妈妈的自我照顾。也感恩敏明教我如何抓重点的重点,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谈重点....

我2/11/2016星期三,中午12点,还有一场哦!



说故事的 淑卿

2016年5月15日星期日

全职职业妈妈各有各苦 - 光明日报

我亮相在 <校园报报看>


那天,看着Astro AEC,
突然感觉这个地方很熟悉,又看到一个身影也很熟悉的....

原来是2015年在巴生滨华独中,给教师们一个自我觉察的讲座, 
我负责的范围是用萨提尔冰山来谈教师的自我觉察!


不知怎么,看着自己讲课的模样.....哈哈哈哈!!

2015年8月22日星期六

活动报导-《回歸平衡身心,重啟教學動力》工作坊

莫淑卿:壓力無所不在 教師須調適管理情緒



‧《回歸平衡身心,重啟教學動力》工作坊‧
 (芙蓉22日訊)大馬註冊與執證輔導師莫淑卿指出,工作壓力無所不在,教育工作者在現實的消磨下,往往對工作漸漸失去熱誠,因此教師必須學會自我調適,管理自身情緒,啟發下一代。
 她說,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壓力,大家的管理方式都不一樣,在大環境改變下,老師要趕教學制度,要處理學生的事情,還有許多繁瑣事務,時間比一般人都不夠用,相對壓力也會比較大。

 “我們能給別人的,是身上自己有的東西,老師更是扮演著重要角色,老師通過自我成長課程,願意自我了解和成長,便能引導孩子去了解自己,影響班上許多學生,甚至影響整個大環境。”
 她是今早在芙蓉中華中學,為《回歸平衡身心,重啟教學動力》工作坊主講時,這么指出。
 此活動由馬佛青森州聯委會與芙蓉中華中學聯辦,芙蓉縣教育局主催,《中國報》為大會指定宣傳媒體。
 她指出,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自己,通過此活動前半段希望讓出席者,更了解自己內在的期待、想法、感受、渴望,也通過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,達到人與人的和諧,如與學生、同事、校方的關係。
瞭解內在需求達和諧
 她說,后半段則是教導一些放鬆的技巧,除了要知道壓力來源,更要以方法來處理壓力,如畫畫、運動、深呼吸,才能正確管理壓力,將壓力化為動力。
 她說,老師工作功能化、繁多,加上面對來自家長、校方的壓力、對學生的使命感,導致老師失去了初衷,此活動希望讓老師找回當初的熱誠。
 出席者包括馬佛青森州聯委會主席梁雅婷、芙中副校長曾飛煥、芙中代表藍志東、籌委會主席李資慧、《中國報》森州業務執行員李戴梨。

2014年11月25日星期二

新生代看科技隐私角力 - 中国报


转载自:


新生代看科技隱私角力(第1篇)


報導:潘有文 
《十分專題》部落格:http://series888.blogspot.com
不久前,手機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,增設接收者已讀通知功能,發送訊息者從訊息出現兩個藍色雙勾,即知道對方已經閱讀。
 此功能引來批評聲浪,指責此舉侵犯接收訊息者隱私,讓人不禁反思:現代人真的如此注重隱私嗎?或是科技時代來臨,隱私的定義也變得模糊了呢?
 70后、80后、90后的科技使用者,以及資訊工業領域人士,又如何看待科技與隱私之間的角力呢?
于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,現在年齡介于25至34歲,小學就開始使用電腦,經歷電腦、網絡和手機發展迅速,並緊密結合的過程,可謂科技時代重要見證者。
 在他們來看,科技與隱私究竟何者重要?或是能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呢?
 80后的莫淑卿對于最近的WhatsApp增加已讀功能,有自己一套想法:“我對WhatsApp雙藍勾(已讀功能)有安全感,因為可以確保對方看到你的訊息,對方有沒有回覆,會尊重對方的權利。”
 70后的黃子強表示,雖然看似手機即時通訊已觸犯隱私,但這也是使用者自己的選擇。
 “不論是微信(WeChat)或WhatsApp,下載前都會尋求你的同意,不同意就不能下載,誰也沒有欠誰。”他表示,如果不去使用,就沒有觸犯隱私問題。
 現在許多人使用智能手機看面子書,以及各種即時通訊系統,科技影響了社會人士,對于分享和隱私的界定,不同年代出生的人,或有各自的定義。
 莫淑卿表示,80后的人,注重隱私的程度不算太高,最重要的確保個人安全得到保障。
每個人都有底線
 從年齡上來看,80后的一群理應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,而且也懂得使用科技和互聯網。
 在莫淑卿同樣80后的朋友群中,即使是家庭主婦都會利用手機和電腦網絡,解決面對的問題,一些追求事業的人,同樣擅于利用互聯網的社交網站,宣傳自己的商業產品。
 “一般上,80后遇到不好的人或事,不會放上網,會考慮到對方會怎么想。”她說。
 “每個人的隱私都有自己的底線,要在網絡發放什么訊息自己決定。”她指出其隱私底線是發送在網絡的訊息,不會傷害自己和身邊的人。
主動分享已非隱私
 隱私是不能說出口的秘密,如果主動與人分享,或就不視為隱私了。
 “隱私是不想讓人知道,隱是隱藏起來,自己的行蹤和秘密,與誰來往和比較要好,都屬于隱私。”黃子強以一個70后的科技產品使用者,為隱私下定義。
 對他來說,現在人手一個智能手機,隨時下載各種應用程式,當同意使用手機應用程式,就等同分享手機內的一切。
 他表示,任何的應用程式,經手機使用者允許進入手機,等同讓該程式把手機內的通訊錄、相簿等逛了一遍,已無隱私可言。
 此外,對于相當流行的網上打卡(Check in)行為,有人指這將曝露個人行蹤和侵犯隱私,黃子強認為那是個人主動選擇主動打卡,與侵犯隱私沒有關係。
 “沒有人叫你去打卡,但你要讓人知道你在何處,或者Show off(炫耀)在哪裡旅行和吃大餐,你就會打卡。”他認為如果使用者覺得安全,清楚這是一種公開行為,就無法視為是觸犯隱私。
 在科技與互聯網未風行的時代,分享與隱私界限分明,隱私或秘密,只與好友關起門來說,讓他們與你分擔或分憂。
 “即使分享喜悅,也只是與親朋好友分享,現在則不一樣,在網絡分享一切,就是全世界知道了。”因此,他指出這種方式的分享,有時會遭濫用,影響個人生活。
世代不同認知有別
 有一件事,讓莫淑卿發現長一輩的人,相當注重隱私,即使只是一張相片,都要小心處理。
 “我在大學畢業時,遇到大師級人物,就把拍到的照片放上部落格。之后,同學轉告指放該名老師的照片上網,是需要經過他的同意的。”那時,她才發現上一輩非常注重肖像權和隱私。
 至于80后的人,她認為這個年齡層的人,只要使用照片前打一聲招呼,基本上就能自由使用照片。
 “90后的人,比我們更開放,有一次我去某個地方講課,主辦者就自行在我的面子書拿照片,放在海報上。”她指出,這或可顯示各個世代的人,尊重隱私程度不一。
無論何時隱私都是焦點
 想當年,隱私沒有大問題?
 這也許不關時代的事,而是科技在哪個時代發達,自然就會爭論隱私問題!
 “不是以前或現在注不注重隱私的問題,因現在這個時代智能手機或科技發達,才造就了這個問題。“黃子強指出,如果二三十年前手機或互聯網已很先進,可能當時就已爆發這個問題。
 只能使用電話和寫信的時代,追查任何一個人或一件事,都費時費力,一個人的私密可以藏得很好,而且沒有隨意發佈訊息的平台和手機,就少有隱私爭議。
 但是跨入這個科技資訊爆炸的時代,分享和收集個人資訊輕而易舉,分享與隱私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多。
科技時代愛情也要有隱私
 “愛我,給我你的密碼!”這不是侵犯隱私嗎?
 80后的莫淑卿,並不苟同一些90后的情侶,彼此間常有這樣的要求。
 “我和先生有這個概念:不會知道彼此的密碼。但90后的人,相戀后會說:‘你愛我的話就要給我密碼’,或說:‘如果看重我,就要給我看手機訊息’。”她說。
 此外,她覺得每個人都有權利保護自己的手機內容,這是極個人的事,理應不能要求別人展示。
 另一個涉及隱私的事,就是查看別人手機中的照片,莫淑卿相信每個人的手機中,都有私密的部分,包括所拍攝的照片。
 愛一個人,就不要侵犯他的隱私,不管在那一個時代都一樣!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