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3日星期日

难以承受的告别-自杀


取自光明日报网站

看到这样的新闻,闻着震撼,心中升起浓浓地心疼。在接下去看到各界的回应时,心里冒起很多的想法...

   某报章在报导时,提到 “一名志願當醫生的獨中生,..................18歲的陳鴻健是吉隆坡中華獨中高三理科學生,他曾經向女同學申訴難以承受功課壓力............”

  从面子书看到 “家长,真的不要给小孩太大的压力......文武雙全的獨中優秀生疑在學校被人取笑及面對功課壓力,昨晚從住家公寓8樓處墜下,當場慘死”

  家人表示 “.........內含同學留言他被其他同學嘲笑的內容,所以家人不排除這是兒子尋死的其中一個原因。........”

  只要认识当事者或跟当事者有连接的部分,都会经历失落与哀伤,真的有需要找出一方来负责吗?我们注重的是“人”还是“行为”呢?我们关心的是“人”发生什么事情还是要处理“自杀”这个行为呢?

  自杀比起意外死亡来得难以承受,看似同样失去一个人,但,背后隐藏失去的部分却大不相同。曾经在中央医院实习时,遇见一个病者因自杀不遂而送院,整个过程病者都表示再也不敢了,这个经验对她来说实在非常痛苦,随后,跟督导讨论才发现“自杀”这行为在回教的角度是非常严重的,因为她已经对上苍失去了信心,必须再做跟进。

  那时,才发现“自杀”看似遗失一个生命,对于亲朋戚友,遗失的可能还包括回忆,感情,依靠,支持,信任等。失落的部分并不是外局人可以明白的,那身为外局的我们,有必要发表看法来加深丧亲者的负担吗?

0 停留的脚步:

发表评论

生命与生命影响,营造共同交流的空间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