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15日星期二
中国报_Like周刊<好悅讀>‧搞懂情緒好溝通
![]() |
破解孩子的情緒密碼.保羅豪伶格. 上誼文化實業 |
讀書人:莫淑卿
回想兩年多前,抱著兒子時,對育兒是一竅不通的,帶著模糊照顧嬰兒的方法,加上自己的
專業領域裡的知識,就這樣膽粗粗的決定自己帶孩子,踏入全職媽媽的列車了。過程中,發
現媽媽的自我照顧是非常重要的,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媽媽,而是一個快樂媽媽,媽媽快樂
起來了,才有能力照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要求,尤其是情緒教育的部分。
我為自己預設很多嬰兒會發生的突發狀況,最令我擔心的是,當孩子無緣無故大哭,我該怎
麼辦?老人家的解釋是孩子受到驚嚇,要去廟裡找乩童收驚,或是幫孩子沖花水和抹草去
邪。最后,我甚至要求媽媽種一盆抹草給我,讓我應付不時之需。
有一次,和朋友在通電話時,孩子哭了,我立刻放下電話去安撫孩子,后來朋友讀出我的焦
慮,同時也讓我知道,如果媽媽心平靜了,聽孩子的哭聲,其實是可以猜到孩子的需求,很
多時候是媽媽一聽到孩子哭,先自亂陣腳,才會越帶越不知所措。
仔細聆聽孩子的哭聲
自從那次開始,當我聽到孩子哭而不知所措時,都會讓自己停下來深呼吸,聽聽孩子的哭
聲,在回應他的需要或情緒,一歲不到的孩子在哭,然后聽到媽媽回應說:“媽媽知道你肚
子餓,媽媽現在去泡奶,你等等。”孩子就會逐漸地不哭和安靜的等我泡奶后回來。
有一次,載著兒子進入商場的停車場,孩子哭了幾聲,那時的我快遲到了,內心著急,聽到
孩子的哭聲就立刻反應說:“不哭不哭,沒事的!”怎知,孩子越哭越大聲,我也越喊越大
聲。
又有一次,同樣地載著兒子進入商場的停車場,孩子同樣地哭了幾聲,那時的我告訴自己要
停頓一下,然后回應兒子說:“孩子啊,突然間暗下來,你怕怕嗎?等一下有燈就會亮起來
了。”說完后,孩子逐漸地平靜下來。
還有一次,陪伴兒子入睡時,他一直吵著要出去玩或者看電視,當我的忍耐力消耗完了,突
然嚴厲地要求兒子立刻入睡。兒子用手蓋著眼睛不敢看我,看著他那副模樣,內心突然愧疚
起來,于是告訴自己必須換個方式回應他,就對他說:“孩子,你是想念爸爸嗎?爸爸沒陪
你睡,你傷心啊?”這時兒子突然大哭,並表示要我抱,我抱著他再和他說:“爸爸還在做
工,等下爸爸進來,我叫爸爸吻你一下,你先睡覺好嗎?”兒子點點頭,轉個身就睡著了。
與生俱來的九種訊號
后來我才知道,猜出和說出孩子的情緒和需要是那麼地有效和實用,並開始往這方向去找資
料,就讓我發現了《破解孩子的情緒密碼》,從書中了解到原來孩子是透過九種天生的既有
訊號,和父母表達需求。當父母可以回應孩子的需求時,就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快樂自信的人
格,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。
這本書由研究幼兒心理長達12年的保羅豪伶格博士撰寫,逐章解說九種情緒訊號,以及破解
的方法,作為父母判斷及回應孩子需求的良方。當孩子隨著年齡增長,開始學習表達后,孩
子就可以越來越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,從中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爭吵,就能開啟親子關係友
好的大門。
中国报_Like周刊<好悅讀>‧剪不斷的親子關係
![]() |
書名:媽媽和生命的意義
作者:歐文亞隆
出版:張老師文化
特約:莫淑卿
有多少人盲目地追求事業名利,只期待父母的一句肯定;又有多少人窮極一生,只為了逃
離父母無形的枷鎖,只為了保護自己的自由,就像歐文亞隆到了年老時,還會在午夜夢迴
時,詢問媽媽關于他的表現,可是歐文亞隆是極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……
在大學期間,看著朋友們為了父母期待,為了家族的榮譽,而埋頭苦讀,務必考好成績,務
必找份出人頭地的工作,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。那時的我,總認為父母的期待就像魔咒,
把孩子困了起來,過著他人想要的生活,而不是自己的。也有些朋友畢業后,就立刻回家鄉
找工作,擔起侍奉父母的責任,如果不如此,而選擇了離家離開父母,對方會被自己的內疚
感淹沒了。
當了媽媽后,時時刻刻地提醒自己,要有自己的生活,為自己而活,不要把孩子的成就,當
成是自己的成績單。我很擔心自己會跌入虎媽行列,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,把持著孩子的未
來而不自知。
我也告訴自己,當全職媽媽是我選擇的生活方式,不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全部,所以孩子
長大了,也不需要為我的犧牲而必須照顧我,我不想用情緒來綁架孩子,如果可以,我希望
孩子擁有自己的天空,任意翱翔。
可是,我知道我自己是從一個極端,跑向另一個極端而已。怎麼可能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是零
期待?怎麼可能孩子不會期許得到媽媽的讚許和肯定呢?媽媽和孩子,打從一開始,彼此之
間就好像有條看不見的紐帶,互相影響著彼此的生命意義,都是彼此的牽絆。
母親認同 孩子成就
在閱讀歐文亞隆的《媽媽及生命的意義》,每個故事都在輕輕地撩撥內心深處,引起陣陣地
漣漪,勾起媽媽和孩子彼此之間的連結和影響。最觸動我的部分,是歐文亞隆在夢中與媽媽
的對話,歐文亞隆提出,彼此需要有自己的目標和生活時,媽媽拿起歐文亞隆的書說:“這
不只是你的書,也是我的書。”簡單的一句話,帶出了媽媽對孩子成就的欣慰。
撫心自問,當我跟媽媽的關係轉好時,是當我的媽媽對我說:“我真的生錯,你可以當男生
了!”這句話解放了一個常年怨恨重男輕女的我,也解放一直很努力要得到媽媽肯定的我,
在我感受到媽媽的認同后,接下來才開始更有勇氣地做自己,選擇自己的人生路。
期許孩子不束縛彼此
無可否認,媽媽的認同和信任,是我早期追求成就的動力,我很慶幸自己在有生之年,可以
接受媽媽的認同和信任,讓我還有機會開始追求自己的生活。
有多少人盲目地追求事業名利,只期待父母的一句肯定;又有多少人窮極一生,只為了逃離
父母無形的枷鎖,只為了保護自己的自由,就像歐文亞隆到了年老時,還會在午夜夢迴時,
詢問媽媽關于他的表現,可是歐文亞隆是極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。
這本書融化了我內心堅持的一部分,身為媽媽的我,已允許對孩子有期許,孩子的成功也是
媽媽的成功,這是不容置疑的。只是我要相信和允許孩子不同的生命力,帶來不同的成功,
而我不管是在怎樣的成功點上,為他也為自己歡呼!
同時,這本書提醒我,媽媽和孩子永遠是彼此特別的人,彼此在彼此的生命意義裡是佔有一
席之地,但也是一部分而已,我們還有更大更寬的空間,去探究屬于自己的生命意義。
我相信不管是誰,死守著一個生命意義,只會帶來彼此的束縛感,久了也會疲累。我期許自
己和孩子可以在生命道路上,越走越寬敞。
|
2017年8月3日星期四
我们的插曲
他说,我总写儿子的点滴,那我们呢?
坦白说,当我们携手踏进婚姻,当我们两个凑然多了很多角色,我们在不同的角色总有不同的看法和期待,造成我们不断地争吵。
这几年,我们都一直消耗我们爱的存款,幸好爱的存款经得起耗,我们也挨到此刻,我等待着我们携手迎向春天的时刻。
某天,我们又吵架了,我在吵架中冒出了一句话:"你总是为了某些事情,然后放弃了我!",在那大哭起来,突然脑海里闪过很多画面,小时候因为自己坚强独立所以妈妈比较少管我,第一个男友因为自己坚强独立所以选择保护另一个女人....坚强独立的我在哭泣在自责,难道我的坚强独立有错吗?怎么又是因为我坚强独立又被家威放弃.....
家威坚持不是那样的,我相信可是太多情绪了,我只能跟着情绪淹没中....心里面不断地重复是我错吗?你们可以不要利用我的坚强独立,可以吗?
我只想有人来保护我,以我为主....
#####
后来,我还是选择一个人讲完课然后到一间cafe,等待家威来载我....
怎知,家威先到cafe要求店员送我一张卡片,店员还细心地在咖啡上画上他的头像...
看到不断被消耗的爱的存款,突然,存了一笔很多的爱进去,感觉是甜蜜的!
真好,被看重真好!尤其是他....
订阅:
博文 (Atom)